最常聽到要申請外勞的雇主說
「媽媽現在在醫院,能否有能馬上上班的外籍看護嗎?」
「爸爸年紀大了,常跌倒,我是否能申請外籍看護?」
「台籍看護一天兩千,能否盡快引進外籍看護?」

小編想這些都是一般市民的心聲
當民眾的需求是如此的時候
但台灣所有的學者都抱持「應發展本國看護為主」的理念
也認為在家安老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這樣子能夠解決問題嗎?

 

半癱獨居 居服員呵護

五十四歲的楊先生獨居,車禍半癱已經六年餘。原本住在安養中心,幾年前就因為付不出錢被「請」了出來。這彷若判他「終身監禁」。他可以勉強用尿壼,卻沒法子自己換尿布,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直到一年多前「小敏」來了,楊先生才可過點人樣生活。

「小敏」是社工單位派來免費照顧他的居家服務員,她是嘉義市長照中心眾多居服員中的一員。除了沐浴、餵食、陪同購物、散步等,還有人因孫子結婚,奶奶要出席婚禮時,可請專人協助進食,就申請居家服務。

申請長照 一般戶居多

居家照護服務讓許多老人家又重新「活」過來。七十一歲楊奶奶,十年前曾因中風右側偏癱;包著尿布度日,伴隨高血壓、心臟病及退化性關節炎,讓她藥不離身,幾乎完全失去行動能力。去年六月,她兒子透過里長,申請居家服務員,自付三成費用,還有居家復健、藥師到府服務,在專業人員的協助、照護下,現在她不只可以由居服員陪伴出門散步購物,還可到「柑仔店」串門子。

本國看護專業取勝

新北市板橋區一棟五層樓舊公寓裡,住著孫家五人,牆上泛黃的全家福照片,擠了孫氏夫妻及十個孩子。現實生活裡,粒腺體缺陷的遺傳魔咒,已有五兄弟姊妹發病,甚至有第三代成員因此過世。居服員陳先生每周到孫家六天,花一小時幫三十八歲的孫弟弟洗澡,餵他吃飯。孫先生說,「弟弟都喊陳先生『哥哥』,我們餵飯,他不太吃,『哥哥』不管餵多少,他都吃光光。」六月底,新北市長照管理中心還為弟弟新增居家物理治療。

在地老化或送安養機構孰佳?

住在新北市中和區的廿歲邱小弟,幼稚園時就診斷出重症肌無力,不只常年需坐輪椅,即使夜晚入睡,也無力翻身,每隔一、兩小時,媽媽就得起身幫他翻身。居服員張小姐,每周到邱家五天、每回兩小時,幫他沐浴,陪同散步,並做些簡易關節運動。邱小弟最怕被送到機構照顧,「因為會被迫包上尿布」。

 

上面的一些案例大多數都是理想狀態,但實際上呢?
社福界的理想很高,但「愈理想,愈遙遙無期」,應該先把體系建立起來
政府在長照還是有一些實際問題需要解決,而不是放在遙遙無及的理想

 

問題一:到宅服務的時數低,需求無法滿足

問題二:養護機構床數與人力不足,目前還是需要外籍看護工協助

問題三:社服居家服務員薪資需求與被照顧人家屬願意支付的薪資落差

問題四:申請流程煩瑣,無法滿足大多都是急迫性的照護需求

 

就如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陳長文所講的,家屬盼的是執行
不是長期規畫,「太多討論都只是天邊雲彩」

楊志良說過
「為何不多花四百、八百億元,建構以本勞為主的長照體系,還可以創造就業機會」
這些還是理想,而且是理想中的理想

小編真的認為,在現有政策裡面,如何發揮最大的效益,每次改一點每一改一點
政策才會有真的執行的一天,如果一直期待永遠用不到的理想,那永遠都沒有進步

 

靠本勞或外勞 「太多討論是天邊雲彩」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MAIN_ID=451&f_SUB_ID=5034&f_ART_ID=331198

台灣70萬人需長照 補助少、人力窘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MAIN_ID=451&f_SUB_ID=5034&f_ART_ID=331195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南亞 的頭像
    東南亞

    外籍勞工與台灣雇主最佳溝通橋樑【東南亞】

    東南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