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部:非法雇移工擬加重處罰
勞動部表示為改善產業缺工減少失聯誘因,多次跨部會協商,已鬆綁營造業及農業等移工政策,並建立外國仲介停權機制,協調相關部會從源頭提升雇主選工品質及輔導加強法遵能力,也實施自行到案及國安團隊專案查處,以落實移工有效開放、管控失聯。
勞部:非法雇移工擬加重處罰
勞動部表示為改善產業缺工減少失聯誘因,多次跨部會協商,已鬆綁營造業及農業等移工政策,並建立外國仲介停權機制,協調相關部會從源頭提升雇主選工品質及輔導加強法遵能力,也實施自行到案及國安團隊專案查處,以落實移工有效開放、管控失聯。
苗縣府首度表揚模範移工和看護 感謝對社會貢獻付出
苗栗縣政府首度表揚模範外國人表揚活動,由廠商推薦15名移工和5名看護,並接受縣府表揚。縣府指出,苗栗縣境內共有2萬3000多名移工,都來自東南亞國家,這些移工離鄉背井在各個崗位上,都有相當大的貢獻,希望藉由表揚活動,讓外界看到並認同這些移工和看護的貢獻。
苗栗縣政府勞工及青年發展處指出,今年是縣府首次舉辦模範外國人表揚,全縣目前有2萬3282名移工,分別來自印尼、越南、泰國及菲律賓等國,這次配合企業廠商與相關單位從中遴選出15名廠工和5名家庭看護,共20人接受公開表揚,希望藉此鼓舞移工士氣,也讓外界看見並認同他們的貢獻。
產業喊缺工 許銘春:移工來源新增一國預計下半年簽MOU
國內近年來缺工嚴重,就連移工也難求。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移工來源國已經有新進展,洽定特定來源國,雙邊前置作業已經開過幾次會議,預計下半年先簽定備忘錄(MOU),一旦開放後,不論社福移工或產業移工都會有。另外,針對旅宿業缺工問題,持續推動第三階段「產業缺工專案推動方案」,透過媒合補充人力。
勞動部長許銘春今偕同政務次長李俊俋與媒體會談。被問及產業缺工問題,許銘春表示,移工也有產業屬性,家事移工多以印尼為主,產業移工有菲律賓跟越南,公共工程以泰國為多,引進的人數會有落差,但每個國家都會提供。
勞動部「移工一站式服務中心」元旦啟動,上路10天服務人次破千,不過,跨國勞動力權益策進會理事長方浩鍵憂心,服務中心住宿採4人一室,相較於把移工接回家之後,必須在雇主自宅1人一室的自主防疫規定,看起來寬鬆許多,如果移工在入境講習期間互相傳染,恐怕會把病毒帶回家中,成為防疫破口。
根據勞動部統計,移工一站式服務中心上路以來,至少有1702人完訓,其中印尼籍占1602名、越南籍41名、菲律賓籍59名。跨國勞動力權益策進會理事長方浩鍵表示,有雇主反映,不理解為何在入境講習期間、移工還沒開始工作的時候,必須照付薪資給移工。勞發署跨國管理組組長蘇裕國表示,這項規定是源於移工聘僱日從入國日開始算起。
此外,方浩鍵也指出,移工在服務中心三天兩夜住宿採4人一室,但是,雇主接回移工之後,在自宅自主防疫卻必須1人一室,可見防疫規定不同調,有雇主憂心,移工入境講習期間團體生活,如果互相傳染,恐怕會把病毒帶回家中,成為防疫破口。
外籍看護工因休假等原因無法照顧時,可最多申請21天的喘息服務,但仍無法達到每周休息1天,勞動部推動「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短期替代照顧服務實施計畫」(短照計畫),合計喘息服務最高每年可讓家事移工休假52天、相當於每周休假1天,即日起上路。
根據統計,截至今年11月為止,我國家庭看護工人數達20萬1406人,其中來自印尼人數最多達15萬8590人、菲律賓以2萬6032人次之,越南以1萬6363再次之。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審查勞動部預算。
近期勞動局發現有部分雇主(仲介)因移工離開原住宿地未於變更後7日內通報外國人工作所在地及住宿地點之當地勞政主管機關,因而違反就業服務法規定遭裁罰。桃園市政府勞動局提醒,近期因受疫情影響,不少移工與雇主終止聘僱關係等待轉換雇主(或等待班機離境),而離開原住宿地點,此時原雇主常誤解已與移工終止聘僱關係,而疏忽未向外國人工作所在地及住宿地點之當地勞政主管機關通報,未進行通報雇主將面臨新臺幣(以下同)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且將面臨廢止雇主有效許可外國人人數之招募許可及聘僱許可,另私立就業服務機構也可能因未善盡受任事務致雇主違法而受罰。
依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第33條第5項規定:雇主於第二項第五款規定事項有變更時,應於變更後七日內,以書面通知外國人工作所在地及住宿地點之當地主管機關。倘雇主延遲未通報,恐涉嫌違反就業服務法第57條第9款,將依同法第67條規定處6萬元至30萬元罰鍰,並依「雇主聘僱第二類外國人違反就業服務法第72條規定廢止招募許可及聘僱許可裁量基準」規定,將採1比1之比例,廢止雇主有效許可外國人人數之招募許可及聘僱許可。再者,私立就業服務機構可能依就業服務法第40條第15款未善盡受任事務致雇主違法之規定,依同法處6萬元至30萬元罰鍰。
再次提醒,雇主與移工合意轉換雇主,尚未由新雇主接續聘僱前,原雇主仍負雇主責任,原雇主除可自行安置移工外,另可委任仲介代行生活照顧。
東南亞集團呼籲所有雇主及移工,國內充斥許多不法的仲介公司,及個體戶,一旦被查獲,雇主最高將被處75萬的罰款,請民眾注意不要以身試法歐!
移工入境規定多,有任何外勞引進問題,請找專業的東南亞集團為您解決所有問題(02)2763-1234
善用確診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即時取得電子隔離通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因應疫情變化,指揮中心持續優化相關資訊系統,請民眾善用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即可即時取得電子隔離通知。
指揮中心統計,自今(2022)年5月1日起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至6月16日止,國內確診總人數為302萬5,267人,其中239萬5,689人(佔79.2%)已透過自主疫調系統取得電子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計250萬9,377的密切接觸者取得電子居家隔離通知書,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亦有10萬4,208名確診者 (佔3.4%)取得補發電子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計24萬2,060的密切接觸者取得電子隔離證明。
指揮中心指出,前述自主疫調系統已進行多次優化,自6月起系統效率已符合預期,已有近90%確診者可於4小時內取得電子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但仍約有17.4%(計52萬5,370人)的確診者未利用自主疫調,因此無法獲得後續相關電子化服務。
指揮中心說明,疫調相關資訊系統可簡化地方政府疫調、減輕開立紙本通知書等行政負擔,讓地方衛政人員優先安排中重症病患在醫院或集檢所等接受隔離治療。指揮中心呼籲確診民眾主動配合填寫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填寫時提供正確手機號碼、隔離地址、生理狀況及同住家人等資料,以利疫調順利完成。
指揮中心強調,因應全球COVID-19疫情仍不斷變化,政府也將調整相關科技防疫措施並持續精進,同時感謝全民於疫情期間配合政府自主防疫政策,共同為全民防疫盡一份力量
新北市共有8萬6288名移工,其中產業類移工約占6成,是許多企業不可或缺的勞動力來源,為鼓勵雇主能多提供優於法令規定的移工友善措施,新北市政府勞工局優先全國開辦「表揚企業辦理友善移工措施計畫」,預計表揚5家友善移工企業,即日起徵件至7月31日,歡迎符合資格的社福機構或企業單位踴躍提出申請。
勞工局長陳瑞嘉表示,移工朋友們離鄉背井到台灣工作,為我國經濟發展貢獻良多,為了保障他們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希望透過表揚來鼓勵企業提供更多的移工友善措施,以降低職場轉換率、增進勞雇雙方互信、互賴的基礎,進而提升移工對企業的向心力及生產力,創造勞資雙贏!
勞工局指出,企業或社福機構凡是登記設立於新北市,合法聘有第二類或第三類外國人,且未違反相關法令遭裁罰,並提供優於法令或自訂的友善移工措施,例如優於法令規定之職場及宿舍環境、聘用外國中階技術工作人力、提供學習華語獎勵、辦理移工休閒聯誼活動等措施,經審核通過者,前5名將公開表揚給予最高的肯定與鼓勵。
確診後我要住哪?可以選嗎?
依指揮中心最新指引,確診者依症狀輕重程度不同,分別收治於醫院、加強版集檢所或防疫旅館、居家照護:
醫院:收治中重症、80歲以上高齡、血液透析、懷孕36周以上確診者;兒童出生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出生3-12個月且高燒(>39度),且經醫師評估有住院治療必要者
放寬移工可於專用宿舍檢疫,同步開放「雙語翻譯人員、宿舍廚師」入境
為擴大檢疫量能及紓緩國內缺工及因應照顧人力需求,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同意,自111年3月21日起,放寬移工入境得於仲介公司設立之專用宿舍進行檢疫,並依據「COVID-19因應指引:私立就業服務機構之移工檢疫宿舍設置及管理」,輔導仲介公司設置檢疫宿舍,重點如下:
一、向地方政府申請事前查核:由仲介公司向宿舍所在地之地方政府提出申請,由勞動、衛生、建管或其他業管單位實施查核,符合設立標準者,由地方政府同意宿舍之設置。
二、人員配置及訓練:檢疫宿舍應有防疫管理人,負責與當地衛生單位之聯繫及統理檢疫相關事宜;另凡有可能接觸移工之宿舍工作人員,均須接受防疫教育訓練。勞動部已規劃首次教育訓練,將由各私立就業服務機構推薦種子教師參訓,未來則將委託公會於全國各地就近辦訓。
三、落實PCR及快篩:移工入住檢疫宿舍,依指揮中心規範,入境時及第 10 天檢疫完成前需各進行一次 PCR 檢測,並於入境第 3天、第 5天、第 7天、第 12天、第 14天各執行一次家用快篩。快篩結果請至勞動部入出國移工機場關懷服務網(https://fwas.wda.gov.tw/)填報。
四、地方政府後續抽查:視各地方政府行政量能,自行規劃抽查頻率,並於現場查核是否符合宿舍指引之規範,及現場實際工作人員是否均有接受教育訓練。
新增印尼船員確診 已掌握35名接觸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月2日公布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為40多歲印尼籍男性船員。此外,我方近日接獲越南及日本官方透過國際衛生條例國家對口單位(IHR National Focal Point)通知,檢出自臺灣入境的新冠肺炎陽性無症狀個案,越南個案為30多歲、北部地區工作的女性移工。